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非遗传承
| 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


深化文化统战 共护匠心文脉——省委统战部一行莅临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考察调研

3月19日上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邵志祥、省委统战部研究室副主任李瑞洁、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四级调研员魏良一行莅临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实地调研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并与非遗传承人、学院师生深入交流。十八匠教育集团董事朱艳敏、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院长董蓉陪同调研.此次考察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文化传承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省委统战部一行先后参观了“大漆文化展厅”、“楚式漆器技艺展厅”、“大师工坊”等核心展区。展厅内陈列的楚式漆器、磨鹰风筝、葫芦烙画、雕花剪纸等非遗作品,展现了荆楚文化跨越千年的匠心之美。省委统战部领导们一行详细询问了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流程,对其“天然生漆调和、数十遍髹涂打磨”的传统技法表示高度赞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大师工坊内,领导们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省级葫芦烙画传承人张远龙现场讲解了烙铁作画的核心技艺,省级磨鹰风筝传承人孙宏成大师则展示了“活眼”磨鹰风筝的制作工艺。领导们还现场考察了淡水贝雕和楚简书写,深刻感受到非遗技艺“以手传心”的文化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院长董蓉向省委统战部一行汇报了十八匠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非遗传承+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她介绍,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已吸引近20余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入驻,开设楚式漆艺髹饰、楚绣、淡水贝雕等20余项非遗课程,累计培养了近千名非遗技能人才。


图片


省委统战部领导对传承院的工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非遗工匠小镇建设规划,探索“非遗+文旅”产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提振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表示支持,同时对运用研学活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促进更多青少年参与非遗传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的案例给予鼓励。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将继续发挥“非遗保护、教育、创新”的示范作用,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将传承院打造成全国非遗文化高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统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