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实训基地
荆河戏是形成于荆州(沙市)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在荆沙-带至少已流传 了400来年,曾盛行于长江中游之荆江两岸,以及湘西澧水流域一带。旧时,荆沙俗称“上河戏”、“ 上河路子”、“荆河调” ,湖南俗称“大台戏”、“大汉班” ,建国后定名为“荆河戏”。 现在流传于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区的荆河戏为尚保留着诸多原生形态的“单钹路子”的荆河戏。
据荆河戏诸多老艺人讲,荆河戏起源于明永乐2年(1404年)。明万历年间( 1573~ 1619年)荆河戏在沙市的演出已十分繁盛。明代文坛巨子袁宏道、袁小修曾多次应“诸王孙”之邀在沙市观看荆河戏,袁小修在其日记中就有“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款,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的记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37年( 1609年)因怀念其沙市的戏曲挚友,在《赠郢上弟子》诗中写道:“ 从来郢市夸能手,今日琵琶饭甑多。”盛赞荆沙戏曲之成就和演出之繁盛。清代嘉道年间,沙市出现了“泰寿”、三元”两大荆河戏名班,两班名伶荟萃,争强好胜,在荆沙享誉100余年,不少湖南籍艺人也搭班其中。
20世纪20年代,“泰寿" 、“三元” 两大戏班在沙市先后散班,其中不少艺人散落于荆沙民间坚持开展活动,并教授了不少徒弟。建国后,沙市成立了业余荆河戏剧团开展活动。时至今日,土生土长的“单钹路子”的荆河戏仍在荆州沙市一带流传,受到荆州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市)群众的欢迎。荆河戏在荆沙形成后,逐渐流入湘西北带,并对恩施南剧,及我国西南部诸多南北路剧种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荆河戏为高腔、昆腔、弹腔(南北路)、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吸收了荆楚民间劳动、生活腔调不少素材。声腔高亢激越,优美婉转;表演大气直率,贴近生活、人物;武场面用土锣、土钹、马锣,花闹台用整套曲牌,演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唱念语音偏重沙市口音,过去,湖南荆河戏艺人到沙市演出,有到沙市“洗口”的说法;保留了些特殊的演出习俗 。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刘厚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李正栋、谭复秀、陈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