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非遗传承
| 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


《髹饰录》版本比较与漆艺创新——长北教授学术报告会

2020年11月21日上午,著名工艺美术史论家、漆艺研究专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长北以“《髹饰录》版本比较与漆艺创新”为主题向全体参会人员作专题报告。该报告立意高远,深入浅出,对漆艺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拉开了2020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年会的序幕。


1.jpg

▲漆艺传承发展联盟主席周剑石,副主席文乾刚、汤春甫、陈天灨、林怡、陈岸瑛,秘书长杨佩璋,副秘书长张健、张志纲为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北、委员吴诗中和乔加(周剑石代领)颁发聘书。(从左到右依次为杨佩璋、张志纲、林怡、陈岸瑛、长北、周剑石、吴诗中、汤春甫、陈天灨、文乾刚、张健)


在专题报告之前,由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副主席陈岸瑛宣读聘请长北为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聘请吴诗中、乔加为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由联盟主席周剑石,副主席文乾刚、汤春甫、陈天灨、林怡、陈岸瑛,秘书长杨佩璋,副秘书长张健、张志纲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北、委员吴诗中和乔加(周剑石代领)颁发聘书。


2.jpg

▲长北教授


长北教授通过对传世《髹饰录》两种抄本装潢繁简、流传有绪无绪、封面与各页择字不一以及用古字还是新字、官府流出还是民间赠送等的研究,推断德川抄本抄自蒹葭堂本,蒹葭堂抄本是全世界至今流传《髹饰录》各种抄本、解说本、摘译本的母本,是研究《髹饰录》的根本依据。


长北教授认为,《髹饰录》是漆艺守正创新永不枯竭的宝库。她以大量实例指出,在《髹饰录》记录的十四大类工艺中, “罩明”门工艺发展最为丰富,成就也最高,“填嵌”门工艺比较全面地得以传承,“单素”门工艺变得单调,“纹㯡”门工艺、“裹衣”门工艺全军覆没,古代成就最高的“雕镂”门工艺,品种单一,失传惨烈,“斒斓”“复饰”“纹间”门中许多工艺业已失传。有计划地一步步地将失传技艺恢复,正是《髹饰录》说的“温古知新”,可以极大地丰富当代漆艺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时代新面貌。


3.jpg

▲周剑石教授


主持人清华大学周剑石教授高度评价长北教授为中国漆艺传承发展所做贡献。在互动环节,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福州脱胎漆器协会会长陈天灨等与长北教授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的首届漆画展;《中国生漆》主编张飞龙与长北教授讨论了雕漆与镶嵌工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晓华教授介绍了漆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并表达了支持漆艺注重创新,走向现代生活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