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非遗传承
| 非遗传承
非遗传承





磨鹰风筝活态传承工坊

[鹰击长空 盘旋而飞]

    [历史渊源]

    放风筝的最高层次是放飞“盘鹰” 风筝,“盘鹰”风筝是现代运动型风筝,而荆州磨鹰(指象推磨般盘飞的鹰鸟类)风筝是现代盘鹰风筝的鼻祖。荆州磨鹰风筝及其制作,主要源自于荆楚“磨鹰斗犀牛”古老而动人的民间传说。“楚人崇凤”。相传“磨鹰”是神鸟凤凰的化身,它常年守护着象征楚地万物生灵的“灵芝草”和人间安康,并以其大智大勇及时制服与消除了涂炭生灵、残害百姓的妖怪“犀牛”,拯救黎民于水火。因此,自古以来“ 磨鹰”便成为备受楚人尊崇的吉祥神鸟。同时人们把“磨鹰”制作成风筝放飞于苍穹,以示崇敬。唐宋时期,荆湖一带“村庄儿女竞鸢嬉” ,至明清而繁盛。 清代成书的《荆州府志, 风俗》中载“上已. ..荆人制作风鸢之戏,是日(清明节)尤甚。谚云:杨柳青,放风筝。仰面贪看无稚壮,无贵贱矣”。清末民初,荆州仍有制作风筝的艺人20余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万、鲁、温三家。

1592808041210244.png

    [磨鹰风筝技艺特色]

    磨鹰风筝集扎糊绘放传统技法之大成,造型美观,工艺精细,彰显荆楚特色,尚属全国罕见。一是其制作.上造型雄劲,立体仿真。有歌诀日:“头身高挺目闪转, 喙后中空羽光鲜。软翅抖拉悬一线,暂不对称上下盘”。即鹰头、身躯部造型突出高挺,双眼部镂空并装配亮彩而能转动的“活眼”物体,以巧借风力闪转灵动;鹰喙的中后部位镂空以利“泄风” 平衡,并为鹰眼部闪转提供动力;鹰的双翅采取“软翅膀”制作方法,以风助软翅飘动,强化动感效应。在风筝抖线结构上,采用一个支点、一根抖线的独特技法与结构;在抖线安装上,发明了在鹰身中点偏左( 或偏右)的区位安装抖线而呈现出暂不对称之状,从而为“磨鹰”升空后盘飞并实现平衡对称创造条件。二是“磨鹰”放飞技艺凸显“磨”,即盘定升降,随意自如,卓尔不群....

1592808093109215.png

   1592808163152316.png

1592808218112950.png

    [磨鹰风筝传承人]

    1985年师从荆州磨鹰风筝著名老艺人温家祥学习磨鹰风筝和各类传统风筝的制作技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磨鹰风筝制作、放飞技艺,并勇于探索、精心创作,成功恢复了濒失传的荆州磨鹰风筝制作和放飞技艺。

    “荆州磨鹰风筝”集扎、糊、绘、放传统技法之大成,造型美观、工艺精细,其骨架制作用特制微型工具制作,用微型榫卯组合;鹰身采用写意与工笔结合的方法绘画羽毛、肢体、鹰爪;在风筝抖线结构上,采用一根抖线、一个支点的独特技法,呈现出暂不对称之状,从而为磨鹰风筝长空后盘飞实现平衡对称创造条件。由于“磨鹰风筝”极具地方特色,多次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潍坊国际风筝节等风筝比赛活动。

    2006年成立磨鹰风筝工作室,招收夏亦武、刘军等徒弟数人传授风筝的制作技艺。2013年受聘在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在校建立工作室,培训学生200多名,其中黄晓玲、万琴、秦明晶学有所成,并留校担任该技艺的教师,配合本人在教学工作室开展制作和传习工作。

    本人制作的风筝由于制作工艺精湛,引起省内外风筝界广泛关注。作品长期被成都、上海、山东等地鸢友和收藏家订购。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参加了文化部在山东济南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展示活动。2016年5月,参加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赴新西兰展示交流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的广泛喜爱和好评。

1592808473880396.png